2011年9月27日 星期二

20110921-作業

熟悉參考文獻的 APA 格式

APA 出版手冊把參考文獻分為
  1. 期刊、雜誌、新聞文章、摘要資料;
  2. 一般書籍、參考工具書、書的一章;
  3. 技術及研究報告;
  4. 會議專刊或專題研討會論文;
  5. 學位論文;
  6. 書籍、媒材或文章之評論;
  7. 視聽媒體資料;
  8. 資料檔、特殊軟體、測量工具與儀器設備;
  9. 未出版或非正式出版之作品;
  10. 檔案與其他收藏品;
  11. 網路訊息;
  12. 法規
等十二類。


以第二類「一般書籍、參考工具書、書的一章」為例,

中文書籍格式 A:(紙本,可視實際情形加註版別) 作者(年代)。書名。出版地點:出版商。
例如:林文達(民81)。教育行政學。臺北市:三民。
中文翻譯書格式 A:(有原作者出版年代)
譯者(譯)(譯本出版年代)。書名(原作者:姓名)。譯本出版地點: 譯本出版商。(原著出版年:1996)
例如:吳美麗(譯)(民 87)。管理其實很 Easy(原作者:M. H. McCormack)。臺北市:天下文化。(原著出版年:
1996)

英文書籍格式 A:(紙本,美國以外之國家須註名出版地國別,美 國之出版地均註明州別,如 New York, NY 或 Boston, MA)
Author, A. A. (Year). Book title. Location: Publisher.
例如:Shotton, M. A.(1989). Computer addition? A study of computer dependency. London, England: Taylor & Francis.
這只是其中的一個範例,上述十二類,每一類可再衍生出十多種變化,極其繁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