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5日 星期三

20120425-摘要

20120425-摘要

城市行銷

City  Promotion

整合行銷,找圖片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行銷:Marketing,開拓市場的的方法與行動。

城市行銷策略:

1.和其他競爭都市的差異性
2.發展出獨特的定位:美食、文化、人情、陽光....
3.持續傳遞城市形象


台灣最早的城市行銷:九份


創意
商品
服務


鳳梨酥的產值:250億

如何行銷數位所

2012年4月6日 星期五

作業-數位音樂產業

台灣的流行音樂有何特色?
1.台灣流行音樂時常結合一些美國特色:如饒舌、藍調、嘻哈和搖滾....
2.偶像團體的崛起:其中商業上大獲成功例子有S.H.E及Twins....
3.歌唱競賽節目的流行:此種競賽型節目發掘出許多有潛質的流行歌手並加以商業包裝。
4.和偶像連續劇的結合:台灣的偶像連續劇的主題曲通常找知名的歌手搭配,一旦戲劇流行,通常也會帶動唱片的銷量。
5.外國翻譯歌曲眾多:台灣的流行音樂有一部分來自歐美日韓等暢銷歌曲,外來歌曲因為已經經過市場考驗,通常能獲得不錯的成績。

流行音樂對你有何影響?
A同學:我自己比較常聽的是電影原聲帶,基於對電影的喜愛,我會去將其原聲帶找出來聽,在以前網路不發達的時候,我都會去購買原版產品,可是網路發達之後,已經甚少購買,大多是上網路下載,或是上YouTube觀看,網路已經造成我的消費習慣改變。
為什麼不在購買原版產品?原版產品太貴是一個原因,內容不是全部自己想要是一個原因,實體光碟的保管不方便也是個原因.....
我覺得音樂廠商真的需要認真思考改變其營運模式來應對這個數位化的時代了~

B同學:流行音樂對我來說,"流行"就是隨時在改變,隨時在退流行,所以也很少花錢買流行音樂的CD或電影原聲帶,主要是我也很少迷偶像, 也不清楚有那些明星,而且,電視常常都會播主打的MV,YouTube也可以搜到,對我來說偶爾聽一聽就可以了,跟朋友去唱KTV也不會有問題~

數位音樂對唱片產業之間的影響?
1.從唱片製作過程來看:數位音樂製作成本較低,創作者有能力自行企劃製作音樂,並透過音樂網站發表、販售。
2.從通路來看:數位音樂興起,虛擬的電子商務隨之興盛,衝擊到傳統的實體發行通路,使得原有經營模式出現變化。
3.盜版問題嚴重:數位音樂的方便複製、容易流通特性,
4.科技與法律斷裂

盜版為何會猖獗?
1.正版產品過於昂貴
2.正版產品內容不是全部自己想要的
3.下載方便
4.複製、管理方便

*盜版指在未經版權所有人同意的情況下,對其作品、出版物進行複製、再分發的行為。在很多國家和地區,這種行為被定義為侵犯智慧財產權的違法行為,甚至犯罪行為,會受到所在國的處罰。盜版出版物通常包括盜版書籍、盜版軟體和盜版音像。

唱片產業生存的要素有哪些?
1.產品的創作與企劃能力。
2.唱片公司與創作人、製作人、或製作公司之間的關係。
3.與藝人的關係及培養歌手的態度與能力。
4.掌握強勢的音樂產品。

*參考資料
台灣非流行音樂產業行銷管理之創新策略:http://www.ad.nccu.edu.tw/ad_research_web/pdf/028-1.pdf

2012年4月5日 星期四

20120404-摘要

數位時代的唱片
Q&A:
  1. 台灣的流行音樂有何特色?
  2. 流行音樂對你有何影響?
  3. 盜版為何會猖獗?
  4. 唱片產業生存的要素有哪些?
  5. 數位音樂對唱片產業之間的影響?

台灣唱片之國際牌名滑落
            亞洲          世界排名
1997    2               13
 2010   6               29


台灣正版唱片市場銷售統計表
             銷售金額(百萬)      年成長率
1997     12,268                   11%
2010     1638                      -8%


2011年數位音樂銷售超過實體音樂


Apple數位音樂產業創新三步曲:http://cdnet.stpi.org.tw/techroom/analysis/pat008.htm
網路殺了音樂產業:http://mrjamie.cc/2011/06/03/internet-and-music/
邦喬飛:是賈伯斯毀了音樂產業:http://chinese.engadget.com/2011/03/16/jon-bon-jovi-accuses-steve-jobs-of-putting-a-shot-through-the-he/


產業趨勢分析:
  • 消費者行為及服務介面改變
  • 音樂包裹販售(整合行銷)成為當前重要營收模式
  • 演出市場將成為未來產業之關鍵營收來源
  • 中國大陸市場消費力強,但營運經驗仍須因地制宜
  • 對藝人進行長期投資規劃

台灣唱片產業發展現況:
  • 台灣是全球華語音樂的創作中心
  • 全球80%的華語音樂都是台灣創作的
  • 盜版與網路侵權問題未解決
  • 台灣唱片國際排名滑落
  • 2010唱片銷售下降,主因是由於網路上充斥著未授權的數位音樂

KKBOX成功關鍵:
  • 用最高的「誠意」打動和維持與唱片公司的合作
  • 創業團隊的管理關鍵:說服力和感染力
人生的最後一堂課:http://www.youtube.com/watch?gl=TW&v=mSrYhRi5WNI


2012年4月4日 星期三

宮崎駿、皮克斯、夢工廠之比較

宮崎駿及夢工廠之比較:

文化層面:
1.宮崎駿: 宮崎駿的動畫電影大多涉及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和平主義及女權運動。他的作品也經常出現飛行、兒童心理及青春期的思想。劇情創作上不常將腳本、結局一次寫好,多採用一邊製作再一邊決定劇情下一步內容的即興方式。宮崎駿不喜愛好萊塢電影中非白即黑的善惡二分法,所以宮崎駿是走俊情取向。
2.夢工廠: 創立人是由三位好萊塢重要人物大衛·葛芬謝菲·卡辛堡史蒂芬·史匹柏,於04由動畫部門獨立變成夢工廠動畫公司,結合科技及數位的元素,也成了典型的品牌價值。

科技層面:
1.宮崎駿:在繪製動畫期間採用純手工,所以相對也比較耗費人力及成本,不管是動畫角色的表情及動作,幾乎出自於設計師及宮崎駿的靈感座接續。
2.夢工廠:夢工廠製畫過程簡化創作程式的技術。它開發的套裝軟體含人類身體的各部分的資訊和特性,動畫設計師控制一個動作,就可以形成全身的反映。

商業行銷:
1.宮崎駿:在宮崎駿的作品內,比較走劇情感性的取向,無形中豎立了品牌,所以吸引的族群可能是重於劇情,且感性的觀眾。
2.夢工廠:夢工廠畫風定義為「定型化的真實感」,他門並不追求實際的真實感,他們賦予動畫中角色許多誇張的表情及動作,所以吸引的族群推測會偏向年齡較低的觀眾。


皮克斯和宮崎駿比較

文化層面(故事):
宮崎駿的故事主要在講情感的敘述及變化,主角 對於週遭人、事、物的情感,作品多對社會人性與角色心理有深入淺出的描寫。
皮克斯的故事主要以冒險驚奇、創意性的故事為主,題材偏向老少咸宜且無特定文化背景的差異。

宮崎駿動畫的大多由宮崎駿一個人所構思。
皮克斯的動畫製作都是團體戰,故事都是一堆人一起想的。

科技(技術):
宮崎駿動畫大多是手工繪圖,畫風寫實。
皮克斯作品大多是用電腦繪圖的3D動畫,作品呈現精細、色彩鮮豔、真實且具立體感。

商業行銷:
宮崎駿的動畫不拍續集的。
皮克斯的動畫賣座好就拍續集。

宮崎駿動畫的周邊商品不多。
皮克斯動畫的周邊商品眾多。



迪士尼與宮崎駿動畫之比較:


迪士尼
宮崎駿
故事內容
淺顯易懂
富深遠寓意
角色安排
主角多為動物
主角多為人物
劇本
有劇本
沒劇本
製作方式
漸漸減少手繪動畫,改以電腦動畫
堅持傳統手工方式製作動畫,拒絕用電腦繪製動畫
理念呈現
希望大家投入夢幻世界
(太過理想化)
不希望大家忽略現實
(現實生活中實現理想)

宮崎駿說,他喜歡傳統的手工工作方式,留戀迪士尼的老動畫片,反感夢工廠的「時尚娛樂」方式。 
迪士尼不同,他認為樂園的生命比電影長,可以不斷地被改變、創造,就像動物一樣有生命力。

結論:
宮崎駿與迪 士尼動畫作品各有千秋,其中以時代背景及文化差異不同,所展現的作品也極為迥異。動畫創作就像是社會的縮影,有些時候不太完美,但卻能反映出人心的渴望、 需求及人類貪婪所造成的結果。我個人認為宮崎駿動畫中對環保、自然環境的譬喻與警愓,很符合當今的時代意義,可以做為現代人的借鏡。譬如大海雖能廣納百 川,也能一夕湮沒城鎮。『人類的自我中心主義讓人類變成地球的敵人,人類難以逃脫大自然的懲罰』。在欣賞動畫片的當下,若能利用動畫傳達概念,影響父母引 導兒童對自然界的尊重,愛惜地球資源,不僅達到親子互動的娛樂效果,更有寓教於樂的實質意義。

參考資料:


迪士尼VS宮崎駿

認識宮崎駿

宮崎駿是舉世聞名的日本動畫大師,每部動畫作品都受到許多人的廣泛討論。宮崎駿的動畫徹底改變了以前動畫以」兒童」為 主要觀眾的思想,把動畫片提高到具有人文思想的高度。他關注自然與人文,傳達反戰思想與環保理念,並大量採用女性作為動畫作品中的角色人物,宮崎駿猶如天 馬行空的創作,其動畫的製作、積極展現環保意識已是無庸置疑的事實。看過宮崎駿電影的人會發現許多作品中,皆有相似的人物角色及情節宮崎駿的作品,多是天馬行空之作,但含有深遠的寓意。這份寓意,其實都是使自對現實的不滿。宮崎駿就曾表示,東京日本碰口碰面都是拜金主義者,人們根本不肯放棄「金錢萬能」的意識。為此,宮崎駿說:「我希望能夠再次藉著更具深度的作品,拯救人類墮落的靈魂。」所以,宮崎駿的每部作品,題材雖然不同,但卻將夢想、環保、人生、生存這些令人反思訊息,融合其中。宮崎駿這份執著,不單只令全球人產生共鳴,更令到日本動畫,受到全世界所重視,連美國動畫迪士尼,都要借由宮崎駿的動畫電影發行版權(亞洲地區除外)。
   
()重要人物─宮崎駿

生日:1941年1月5日.
出生地:東京都文京區.
學歷:1963畢業於東京學習院大學,主修政治經濟學.
經歷:大學畢業之後原本打算以漫畫家維生,但並不如意,1964年進入東映動畫。著手製作了「狼少年KEN」、「貓熊家族」、「太陽王子.霍爾斯的大冒險」等電視卡通。之後到過TELECOM,1982年自立門戶,1984年成立二馬力動畫事務所。目前則成立吉卜力工作室。曾經以「龍貓」一作席捲了1988年的所有電影獎項,1994年3月連載完畢的漫畫作品「風之谷」,總共歷時12年才完成。這部作品不僅具有豐富的娛樂性,並且還探討人類將何去何從的問題。之後每幾年推出一部動畫,都造成日本及亞洲的轟動,原本在魔法公主後宣佈退休,但是後來以神隱少女復出,並造成更大的迴響。其動畫有幾個特性,就是少女、飛行、豬、環保和反戰。

(二)關於宮崎駿的畫風
以作畫上來說,電影的色彩優雅樸素,但卻顯現一種詩意的神秘。而天空中雲朵和 飛行中流暢遼闊的取鏡,都是展現了電影才有的細密優美,這在後來他的電影如天空之城魔女宅急便等更是表現的淋漓盡致。另外從空中飄下的孢子,腐海幽靜深邃 的奇異景象,再到王蟲龐大身軀的拉動,巨神兵黏稠軀體與光煙,實在是讓人佩服 當年這些原畫家、動畫家的表現手法。

(三)宮崎駿題材
多以女生為主
宮崎駿能有高超的藝術成就,和他的堅持有絕對關係,但這股堅持卻讓電影公司很傷腦筋,宮崎駿只願在日本受訪,婉拒到國外宣傳。而訪問宮崎駿,也不是件簡單的事情,曾有一位台灣記者赴日採訪他,問他: 「為什麼宮崎桑的作品偏好用女孩當主角?」宮崎駿劈頭一句:「哪有偏愛女孩,我也有很多男主角啊!」 放眼望去,魔女琪琪、娜烏西卡、五月和小梅姊妹、魔法公主等, 明明都是女的!可是你就是拿宮崎桑沒轍。